|
塑性变形
从塑性变形 (A) 开始, 从而导致崩刃 (B)。
|
- 切削区域温度过高
- 冷却液供应不足
- 牌号错误
|
- a) 降低切削速度,增加进刀次数
b) 减少最大进刀深度,在加工螺纹之前检查直径
- 改进冷却液供应
- 选择抗塑性变形能力更好的牌号
|
|
积屑瘤 (BUE)
积屑瘤 (A) 和崩刃 (B) 经常 一起出现。积聚的 积屑瘤随后会与少量的 刀片材料一起剥落, 从而导致崩刃。
|
- 通常出现在不锈钢和低碳钢中
- 牌号不适当或切削刃温度过低
|
- 提高切削速度
- 选择具有良好韧性的刀片,最好是PVD涂层刀片
|
|
|
刀片破裂
|
- 进行螺纹加工之前的车削直径错误
- 连续进给过于困难
- 牌号错误
- 切屑控制差
- 中心高不正确
|
- 在加工螺纹之前径向车削至正确的直径,
比最大螺纹直径大0.03-0.07 mm (0.001-0.003英寸)
- 增加进给次数。减小最大进给量
- 选择韧性更高的牌号
- 改用槽形C并采用改进式侧向进刀
- 正确的中心高处
|
|
后刀面快速磨损
|
- 高磨损性材料
- 切削速度过高
- 进给深度过浅
- 刀片高于中心线
|
- 牌号错误。选择耐磨性更高的牌号
- 降低切削速度
- 减少进给次数
- 正确的中心高处
|
|
后刀面磨损异常
螺纹单个牙侧的表面质量差
|
- 改进式侧向进刀方式不正确
- 刀片刃倾角与螺纹导程角
不一致
|
- 改变侧向进刀方法,对于F槽型和A槽型:
从牙侧3°-5°;对于C槽型:从牙侧1°
- 更换刀垫,以获得正确的刃倾角
|
|
振动
|
- 工件未正确夹紧
- 刀具装夹不正确
- 切削参数不正确
- 中心高不正确
|
- a) 使用软卡爪
b) 使用尾座时,优化零件定心孔, 并检查尾座/端面驱动压力
- a) 最大限度地减少刀具悬伸
b) 确保镗杆的夹套未磨损 c) 使用螺纹车削专用防振镗杆
- 提高切削速度;如果这样没有帮助,则大幅降低速度
并尝试使用F槽型
- 正确的中心高处
|